吳哥窟15大景點全解:穿越時空的古文明奇觀之旅,內含必訪景點攻略

在柬埔寨的熱帶叢林中,隱藏著一個令人驚嘆的古代文明遺址——吳哥窟。這座宏偉的寺廟群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更是歷史與藝術的結晶,展現了高棉帝國的輝煌與神秘。每一座寺廟,每一根雕刻的柱子,都講述著一段跨越千年的故事,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充滿神話與傳奇的時代。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探索15個必訪的吳哥窟景點,從壯麗的吳哥寺到神秘的巴戎寺,讓您體驗這片土地的壯觀與美麗。無論您是歷史愛好者,還是喜愛攝影的旅客,這裡都有無盡的驚喜等待著您。準備好踏上這場古文明的奇觀之旅了嗎?讓我們一起揭開吳哥窟的神秘面紗!

門票種類

門票主要分兩張,就是ANGKOR PASS

ANGKOR PASS

門票有三種
一日票:37美元
三日票:62美元
七日票:72美元

可以網上購買,購買時需要提供相片,會印在電子門票上,每個景點的入口會有驗票員掃描QR CODE 進入。

吳哥窟門票包含景點:

吳哥窟,巴芳寺,巴肯山,塔布倫寺,涅槃寺,皇家浴池,班蒂喀黛,豆蔻寺,變身塔,東美蓬寺,北貢寺,茶膠寺,瑪哈諾寺,崩密列

貢開Koh Ker考古園區門票

門票價格:
成人:15美元
兒童(12歲以下):免費

貢開的門票主要包括貢開週邊的景點(主要就是看頁開金字塔),同樣官網可以購買。

路線介紹

一般的行程都會分了核心圈,中圈,及大圈,如果對寺廟沒有濃厚興趣的話,可以參觀核心圈就夠了,但我建議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一定要參觀全部的景點,因為每個寺廟的建築風格都不同,特色都不同,有宏偉的建築,有令人讚嘆的壁畫、有從廟中生長出來的大樹。

雖然一般都會分開三個圈來玩,但據我經驗是可以把核心圈跟中圈拼在一起,當作一個圈順時針走,就跟著以下的順序走就好了,一個景點後就用GRAB到下一個景點,而巴肯寺要預時間上山看日落。

核心圈:初訪者的必遊路線

吳哥窟:世界七大奇蹟的璀璨明珠(必去)

吳哥窟是高棉帝國最輝煌時期的代表作,由蘇耶跋摩二世於12世紀初開始建造,歷時約30年完成。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群占地約200公頃,其建築之宏偉、藝術之精湛,被譽為“神界之宮”。

最佳觀賞時間是日出時分,因此建議遊客在凌晨5:00到達。參觀時建議順時針方向,首先欣賞外圍迴廊的浮雕,再進入中央祠堂。第三層迴廊需要排隊等候,建議提早或在較晚的時段前往,以避開人潮。日落前後的光線最適合拍攝建築細節,整個參觀過程大約需要2到3小時。

建築特色

吳哥窟的外圍護城河寬達190米,象徵著環繞須彌山的宇宙之海。整座建築由三層迴廊和五座宏偉的塔門組成,中央祠堂高達65米,象徵宇宙中心的須彌山。建築群採用了精確的對稱設計,體現了古高棉人精湛的數學和天文知識,讓整體結構展現出和諧的美感。

整座建築群裝飾有超過3000個仙女雕像,每一個雕像的形態各異,充分展現了高棉藝術的多樣性。迴廊內的浮雕總長度近1000米,描繪了印度教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故事,精美的雕刻藝術展現了印度教神話中的眾多場景,包括乳海翻騰和天界仙女等。每個角度和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展現了完美的比例美。

歷史意義

吳哥窟最初建造為印度教寺廟,供奉毗濕奴神,後來逐漸轉變為佛教寺院。它不僅是一座宗教建築,更是古高棉文明的縮影,展現了當時在建築、藝術和宗教等方面的輝煌成就。寺廟的建造動用了超過5000名工匠和50萬名勞工,使用了超過500萬噸砂岩,這些建材都是由40公里外的山區運來。

靈性象徵

吳哥窟的建築設計體現了古代高棉人對宇宙的理解。整座建築是須彌山的縮影,代表了印度教宇宙觀中的神聖空間。五座主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而護城河則代表環繞世界的海洋。這種宇宙觀的具體化展現了古代高棉人對信仰的虔誠和對藝術的追求。

巴肯山寺:俯瞰吳哥的最佳制高點

建於889年的巴肯山寺是吳哥最古老的山廟,由耶輸跋摩一世所建。這座七層金字塔形神廟是吳哥時期第一座”神山”,象徵印度教中的須彌山。寺廟頂部原有49座小塔,代表梵天的49個化身。如今雖然多數已坍塌,但依然是觀賞日落的絕佳位置。每天限制300人登頂觀賞日落,建議提前2-3小時排隊。

拜翁寺:高棉的微笑(必去)

拜翁寺是吳哥王城中最壯觀的建築,由闍耶跋摩七世於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建造。作為國教從印度教轉變為大乘佛教時期的代表作,這座神廟完美體現了高棉建築藝術的巔峰成就,目前,特定區域在修復期間可能會禁止進入,而第三層一些原本可以進入的地方則因維修而封閉。所以參觀古跡的旅行越早去越好。

在參觀拜翁後,可到週邊的參觀巴芳寺,十二塔廟,古代法院等,都是步行距離可達的。

建築結構

寺廟位於吳哥城的正中心,象徵世界的中心。它由三層平台構成,總高度達45米。中央主塔高43米,周圍環繞著49座小塔,整體設計採用了精確的放射狀結構,體現出完美的對稱美感。每座塔上都雕刻有四面巨大的佛面,總計216張面容,形成了一個宏偉的視覺效果。

這些216張佛面被認為是闍耶跋摩七世的肖像,展現了“佛王同體”的思想。迴廊的浮雕總長達1.2公里,是吳哥時期最長的圖像史詩,浮雕內容涵蓋了高棉與占婆的海戰場面、闍耶跋摩七世的軍事勝利、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宮廷慶典與祭祀儀式,以及天界仙女與神話故事。每幅浮雕都極其生動細膩,被視為高棉藝術的巔峰之作。

特殊建築智慧

拜翁寺採用了獨特的“塔中塔”結構設計,並且精確地進行了天文定位,使得四面佛像分別面向四個方位。此外,寺廟擁有複雜的排水系統設計,確保建築物的持久性。巧妙運用的光影效果,使佛面在不同時段呈現出不同的表情,增添了神秘感。

拜翁寺見證了高棉帝國從印度教向大乘佛教轉變的關鍵時期。建築中保留了印度教的宇宙觀,同時融入了大乘佛教的慈悲思想。佛面的表情溫和祥和,展現了佛教的包容精神,而浮雕中則可以看到印度教與佛教題材並存的現象,反映了宗教文化的交融。

在拜翁寺中,中央祠堂代表須彌山,而五座門樓則象徵五方佛。54座佛面塔代表柬埔寨古代的54個省,三層平台則象徵著欲界、色界和無色界,這些設計都深具宗教意義。

中圈:深度文化探索之旅

聖劍寺:武士階級的守護神廟

建於12世紀的聖劍寺規模雖小,卻是研究高棉軍事文化的重要遺址。寺廟的浮雕中保存了大量描繪古代武士、戰爭場面的內容,展現了吳哥王朝強大的軍事實力。

涅槃寺:靜謐中的佛教聖地

這座建於12世紀末的佛教寺廟展現了高棉建築從印度教向佛教過渡的特點。寺內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教題材浮雕,包括佛陀生平故事和本生故事。寺廟的建築結構相對簡單,但每一處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

東湄本寺:水中倒影的完美藝術

建於12世紀的東湄本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紀念其父親而建。寺廟位於人工湖中央,四周環水,象徵宇宙中心的須彌山。建築採用了獨特的對稱設計,無論從哪個角度觀看都呈現出完美的比例。寺廟的石造象神、獅子守衛和七頭蛇欄杆都展現出精湛的雕刻藝術。最佳參觀時間是清晨,此時能看到寺廟倒影映在平靜的湖面上的奇妙景象。

變身塔:獨特的金字塔式建築

建於10世紀的變身塔是拉闍堅陀跋摩五世時期的作品。這座金字塔形建築的設計獨特,共有六層,每層都設有精美的假門。塔頂原本鑲嵌著純金裝飾,可惜現已遺失。塔的四周有護城河環繞,是研究吳哥建築演變的重要案例。

班蒂喀黛:紅磚建築的藝術殿堂

建於967年的班蒂喀黛是吳哥時期最大的印度教寺廟之一。整座建築幾乎完全由紅磚建造,牆面上的磚雕工藝精湛絕倫。寺廟供奉濕婆神,建築風格深受印度教建築影響。遺址保存完好,是研究高棉建築技術的重要實例。

皇家浴池:古代王室的奢華浴場

這座長98米、寬50米的大型水池建於11世紀,是古代王室舉行淨身儀式的場所。池底鋪設了精美的砂岩,四周的台階和欄杆都雕刻著精細的裝飾圖案。在特定節日,這裡會舉行盛大的宗教儀式。

塔普倫寺:自然與建築的完美融合

這座建於12世紀末的佛教寺廟以其獨特的景觀聞名於世。巨大的榕樹盤根錯節地生長在古老的石塊之間,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原始氛圍。寺廟保持著被發現時的狀態,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電影《古墓奇兵》曾在此取景,使其聲名大噪。

豆蔻寺:小而精緻的藝術瑰寶

建於967年的豆蔻寺雖然規模不大,但其建築和雕刻藝術卻十分精湛。寺廟由紅砂岩建造,牆面上的浮雕描繪了大量印度教神話故事。這裡的建築風格獨特,被認為是高棉古典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之一。

外圈:探險者的秘境之旅

女王宮:紅砂岩中的精緻藝術

女王宮建於10世紀,是羅闍堅陀跋摩二世為其母親所建。整座建築由紅砂岩打造,以其精緻的浮雕聞名。寺內的浮雕題材豐富,包括印度教神話故事、宮廷生活場景和舞女形象。建築的規模雖然不大,但雕刻的細膩程度堪稱吳哥藝術的巔峰之作。

科賓斯巴山:吳哥文明的起源

科賓斯巴山是吳哥文明的發源地,海拔約487米,被高棉人視為最神聖的山脈之一。這裡是闍耶跋摩二世宣告建立高棉帝國的歷史重地,也是古代採石場的所在,為吳哥寺廟群提供了大量建築石材。山上最著名的景點包括河床上雕刻的”千靈河”(River of a Thousand Lingas),河底佈滿象徵濕婆神的林伽浮雕;還有巨大的臥佛雕像和壯觀的瀑布。春季時,瀑布周圍繁花似錦,景色特別迷人。這裡不僅是重要的考古遺址,也是當地人心目中的朝聖勝地,每年都吸引眾多信徒前來祈福。

貢開(Koh Ker)遺址:亞洲的馬雅金字塔(必去)

位於吳哥主要遺址群以北的考柯曾在928-944年間短暫作為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高達36米的金字塔神廟Prasat Thom,這是柬埔寨最高的前吳哥時期建築。遺址群保存了大量雕像和建築構件,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這是亞洲你能找到最似馬雅金字塔的建築,不論是遠看,還是站在塔頂看,都十分壯觀,我去的時候正門已經倒塌,所以這個遺跡還是盡早去吧。

崩密列:叢林中的神秘古廟(必去)

建於12世紀的崩密列幾乎完全被叢林吞沒,保持著發現時的原始狀態。這座規模龐大的寺廟被認為是吳哥窟的藍本,建築布局和裝飾風格都十分相似。徒步探索這座”失落的寺廟”,彷彿重現了19世紀法國探險家初次發現吳哥遺址的震撼。這個是一個接近完全倒塌的遺跡,參觀的步道在廢壚中穿梭,十分特別。

尋訪這些古老的遺址,不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心靈探索。每一座建築都像一本厚重的史書,訴說著昔日王朝的輝煌與神秘。讓我們懷著敬畏之心,細細品味這片土地上的每一處遺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