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一而再,再而三提到,如果你不懂得投資,就用平均成本法,定期買入指數型基金,而指數型基金便是ETF(Exchange Traded Fund)的其中一種。如果你不懂投資,可透過買入ETF的方式,買入一籃子的股票,藉此分散風險。而這個方式亦十分適合被動的投資者,因為你不用花太多時間,就有機會做到複式回報的效果。然而,未必所有ETF都是低風險﹕老生常談,買入前必先了解及分析你的投資的產品至為重要。本文將會為你拆解不同ETF的特性。
ETF的基本認識
ETF買賣流程有點像股票,是在股票巿場上交易的基金,追蹤指數、行業、商品或其他資產的表現,可以是追蹤單一的商品,亦可以追蹤一籃子的股票。而第一隻美國的ETF在1993年誕生,是追蹤S&P 500指數的SPY。而在香港巿場最為人熟悉的就一定是追蹤恒生指數的盈富基金(HKG:2800),現時全球有超過7,000個不同的ETF。
買ETF等於低風險?
當你剛接觸ETF時,可能會覺得買ETF的風險會較投資個股為低,因上面提到,ETF可以是追踨一籃子的股票。但其實是不一定的,因為不同的ETF是追蹤不同的產品,如果一隻ETF追縱的全是同一類別的高風險產品,例如是提供同一類產品的初創公司,那麼如果經濟踏入加息週期或有新政策出台打壓,整個ETF內的產品便會同時下跌,而這個風險未必比你單一買可口可樂等大型企業低。
被動型ETF VS 主動型ETF
主動型基金長期跑輸被動型指數基金
可能初學投資的人會認為專業的基金經理都擁有敏銳的觸覺,他們管理的基金表現一定會比只追蹤大巿的被動型基金更好,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長遠來看,有超過九成的主動型基金都跑輸被動型基金的表現。
美國9成的基金跑輸大巿,S&P 500的回報。資料來源:spglobal.com
股神巴菲特都講過,只要你運用每月定額投資的方式,就躺平都能勝過基金經理。因此,要投資獲利,從不是世紀難題。